魔法新闻

今日首批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

今日首批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来了-图1

近日,财政部网站披露了特别国债发行安排。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时间为两个季度。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17日发行。

券商中国采访的机构人士普遍认为,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相对较慢,主要考虑可能是减少短期流动性冲击。同时,特别国债对投资项目的要求更高,拉长发行周期也为项目储备留下了更多空间空。

对于市场而言,国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缓解债券市场因安全资产供给不足而导致的“资产荒”,但很难完全扭转这一局面。同时,为了配合政府债券的发行,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和降低RRR。虽然概率比较低,但也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变数。

谨慎计划以减轻流动性冲击。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于5月17日启动,历时两个季度,显然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发行节奏。

“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平滑对利率市场的影响,因为去年10-11月份密集发行了1.5万亿专项再融资债券,导致去年同期资本市场波动很大,所以现在我可能只想尽可能平滑发行节奏。”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毅对《中国新闻》记者表示。

东方金诚研发部总监林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较慢,5月份才开始大量发行,避免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同时大规模供应对资本和债券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券商中国表示,一方面,去年国债发行使得财政储备了一定资金,今年超长期国债的紧迫性不强;另一方面,较慢的融资节奏可以避免给市场带来太大的供应冲击和流动性压力。

发行节奏缓慢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缺乏项目储备。华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表示,考虑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今年特别国债对应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项目的盈亏平衡要求有所加强,项目提交、评估、筛选和确认的流程变得更加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包括特别国债在内的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

林峰还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短时间内可实施的可取储备项目数量可能有限,因此要求特别国债加快发行并不紧迫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周期延长至11月,也有可能为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可能出现的稳增长需求预留政策空。

短期缓解“资产荒”

2024年5月10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专栏4——如何看待当前长期国债收益率”称“市场缺乏安全资产也对长期国债收益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市场化方式发行超长期国债可以缓解市场缺乏安全资产的现状。

对此明确表示,超长期国债可以扩大机构配置合意资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产荒问题;不过,考虑到“存款搬家”、保费收入增长和城投利差压缩的背景,“资产荒”仍将持续。

林峰曾解释,本轮“资产荒”背后有多方面驱动因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下,货币供应充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二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和城投新增融资监管趋严,机构可投资的安全资产范围有所收窄;三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难以满足机构负债端对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此外,今年政府债券供应节奏放缓和机构债券配置需求旺盛也加深了债券市场的“资产荒”局面。

林峰表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可以增加安全资产的供给,使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平衡。但上述驱动“资产荒”持续演绎的因素依然存在,且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缓慢,因此机构错配趋势有望延续,“资产荒”局面或有所缓解但难以逆转。

银河证券刘亚坤团队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也指出,5月11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自2005年11月以来首次转负为-1987亿元,同比少增1.42万亿元,大幅不及预期。尽管央行解释称,统计局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优化了金融数据的统计,但新的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从主要参考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变为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短期内带来“挤水分”扰动,对货币信贷总量造成下行影响。

但从结构上看,抛开名义价值,一方面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不及预期带来负反馈,另一方面居民信用大幅减弱。从信贷结构看需求,新增贷款增加主要来自企业部门票据融资冲动,企业短期贷款和居民部门信贷明显走弱,表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

“基本面的底层逻辑没有逆转,‘资产荒’大概率继续演绎,利率波动下行。”刘亚坤团队指出。

降低利率和标准是可能的。

一些市场人士此前判断,央行可能会通过降息和RRR来配合发行超长期国债。

“央行将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适当的流动性支持,并有可能降低RRR和降息。”显然,考虑到5月份地方债的供应也将加快,因此有可能通过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降低RRR来提供流动性支持。汇率压力缓解后,有可能通过降息来维持低利率环境,以较低的成本帮助国债顺利发行。

林峰认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速度相对较慢,可能会缓解短期资金压力,降低RRR和降息的必要性,但仍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

“就央行的流动性支持而言,优先政策选择是增加MLF的数量,降低RRR和降息的概率有所降低,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地方债的发行。如果未来几个月发行新的特别债券,央行仍有可能在年中进一步降低RRR和降息。其中,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的制约因素,RRR下调的优先级将高于降息。”林峰说。

不过,秦泰表示,从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配合的角度来看,目前包括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内的财政扩张融资力度仍在正常货币信用传导的可接受范围内,央行不需要通过非传统的大规模一级市场购买或通过额外实施RRR削减和降息来应对巨大的流动性冲击。二级市场交易所需的潜在规模仍然很小,近年来仍然可以使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