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已经启动。近期多次召开会议谋划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推进“双”项目规划、申报和建设,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争取第一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随着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稳步推进,首批“双节”项目即将发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近日表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已梳理出一批符合“双循环”建设要求、可立即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近日,不少地方召开会议,对首批“双折”项目建设提出要求,部署将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上海要求加快推进部分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实现资金投入和项目开工无缝衔接。
浙江要求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实施“双折叠”建设,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张作战图、一支服务队”机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川要求下大力气吃透政策,加强跟踪对接,做好申报工作,争取首批项目支持。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总监林峰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启动后,可以增加财政支出的资金量,支持后续投资增长。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发行好、用好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可以有效促进投资扩张、补齐短板、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更多新的优质生产力项目将进入项目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起,计划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专门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这意味着“二元性”将成为未来地方政府规划项目的重点。
不少地方在近期会议上提出项目库建设要求,培育新型质量生产力是重要内容。
浙江提出,要牢牢把握时间窗口,谋划建立“双创”项目库,在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城乡融合等领域谋划一批“又大又高”项目。,并形成“短期可实施、长期储备、定期滚动”的项目库,力争有更多项目进入全国板块。
上海提出,要突出重点,对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项目、体现上海特色的项目、培育发展新型质量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成熟度高的项目予以优先安排。
天津提出,要积极谋划更多国家急需、科技创新、未来产业、专精特新、质量生产力新项目,建设滚动项目储备库。
专家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为培养新的优质生产力的项目提供充足而稳定的资金,并将促进高科技研发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超长期特别国债还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新的优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软建设”任务清单。
为了更好地完成“双创”建设任务,我们将在多地进一步优化制度安排。
云南提出,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要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政策措施,激发投资和消费潜力。
浙江提出研究制定配套政策,优化完善操作细则,制定“一件事”政策兑现办法,简化政策兑现流程和方式,让企业和消费者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享受政策。
上海表示,要研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成效开展。要抓紧研究一批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叠加放大效应,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双创”建设的积极性。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建立“软建设”任务清单,加紧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以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除深层次障碍,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将实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新模式,推进重大战略技术和产品攻关;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