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李丹委员:加快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陈梦愉)“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和产业链优势,不断增强在全球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汽车产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和标杆作用。”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丹表示。

李丹委员:加快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全球化发展-图1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丹企业供图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创汇1016亿美元,增速分别为57%和69%,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量和金额上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在中国外贸运行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出口行业仍面临一定挑战。在李丹看来,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策和监管壁垒的增加、本土化布局和品牌形象塑造的加强以及全球化运营框架和人才体系的缺失。建议政府按照“政策落实、互信共赢、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提供支持。

李丹表示,在政策方面,一些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本土化布局方面,中国车企海外业务仍主要依赖整车出口,海外产业布局受限。不仅如此,过去一些中国品牌产品同质化明显,需要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形象。在人才体系方面,目前大多数企业以外派模式向海外市场输出国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普遍面临对环境、法规和文化不熟悉的挑战,难以吸引本地高层次人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拓展业务。

2023年12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从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强化金融支持等6个方面提出了18条总体政策措施,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具体分工。

李丹建议,以上述《意见》发布为契机,加快研究细化物流运输、国际贸易、跨境结算、金融保险、税收等领域相关配套措施,推动《意见》落地实施,以更好地支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走出去。

此外,可考虑成立“中国车企出海智库”,邀请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研究机构对海外业务结构、合规、融资、税收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定期向商务部和相关部委汇报详细的政策建议,为政策实施和行业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同时,借鉴日韩车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在政府专门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欧洲、北美和日本的汽车协会建立长期沟通合作机制。实现行业信息共享与合作,助力中国汽车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

最后,李丹建议在主要地区(如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设立贸易商会,为中国车企的海外经营提供必要的帮助。此外,在专业机构的支持下,商会还可以在遵守中国和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海外市场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球信息的及时共享,减少企业的重复投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