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即将连续五周上涨。
饱受压力的大A投资者很少露出笑容并松一口气。
然而,最近我看到一些新闻媒体,包括媒体,开始挥舞旗帜,再次为牛市呐喊。
前段时间,我哭得满地找牙,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让市场下注。
快速回来的公牛是什么?大A进入技术性牛市,十年慢牛开启。......
真是应了业内那句老话:一阳变三观,一阴灭万物。
经济一直在变,市场一直在变,永远不变的是人性。
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泼冷水。
我当然希望市场好转并上涨,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说实话,很多人经常凭屁股决定脑子。
股市还有待洗礼。在这些赌徒被教育成为投资者之前,牛市不会到来。
股市不仅仅是市场本身,还有所谓的技术分析,它涉及经济、政治、资金、预期等方方面面。
我们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赛季。
连日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万科评级一事持续发酵。
我今天不讨论这件事本身,那么从背后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金融和金钱真的是冰冷而残酷的东西。
没有硝烟,但更具破坏性、残酷性和血腥性,软刀割肉不流血。
这里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水位,而不是价差。
看两个数字:
中国一年期利率约为1.5%,而美国已经达到5.5%;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4%,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4.2%。
资金尤其是投机资金是没有感情的,自然会根据水位差而流动。
美国刚刚公布的2月份通胀数据连续两个月超出预期,美联储又有了一个“静观其变”的理由。很难说高利率会持续多久。
在这样的资金背景下,你认为我们有可能出现大牛市吗?
你还记得2018年吗?
特朗普似乎一直在盯着我们的上证指数。每次稍有起色,他就必然会出来惹上一些蛀虫。
对于我们来说,记住这句话:金融战争下没有牛市。
还有,美国股市现在去哪儿了?泡沫有多大?
如果美国股市大幅调整,你能确定这里的风景会独好吗?
如果真的发生,至少在短时间内,全球资本市场将哀嚎四起。
我们在这里不谈美股,但我稍后会写一篇文章来讨论它。
但是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小调查。你认为美国股市现在处于顶部吗?有泡沫吗?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然后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也加息呢?
这将缩小利差,防止资金流出。
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你可能会陷入预设的“利率陷阱”。
你的实体经济承受得住吗?
现在你的房地产市场仍在下行。
我们的泡沫在楼市,他们的泡沫在股市。
我们面临的难题:保护汇率、经济还是金融。
像埃及这样货币崩溃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解放前的状态。
资产泡沫破裂的结果将反过来导致我们的汇率崩溃,最终可能是股票和债务的三重打击以及全面危机。
在金融领域,美元是世界货币,在现阶段,它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愿意跟随美国加息的国家并不多,但他们无法说不,或者说没有实力说不。
百年变局隐藏着经济和国际秩序的巨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国运之战。
新秩序的建立预计需要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时期。
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现在是耐力,看谁能扛得越来越久。
过去两年,国内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实际上已经释放。
但是我们国内经济现在处于什么时期?
我们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阶段。
作为投资者,我们当然希望这种新旧动能的交替能够尽快结束,但事实上,所有行业的发展和演变往往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我个人判断这个过渡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这个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各方面感受都不会太好。
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股市在现阶段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谈论牛市。
还有一个问题:杠杆!
2007年居民部门也就是老百姓的杠杆率只有17%左右,现在老百姓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64%左右。
目前,每个人的伤口尚未“愈合”,信心尚未修复,收入增长率下降,投资将变得更加保守。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努力弄清楚上述对于股市的定位。
例如,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最好确保建筑物的顺利交付并将其稳定下来,以免风险溢出到其他领域。
资本市场最初诞生于我国是为了解决问题,但现在一些根本性的制度问题并没有太大改变。
虽然以后还是要接手工作,前景还是有的,但目前先稳住自己,不要闹事,不要搞系统性风险。
了解一下,我们最大的自信是什么?
是制造业,是全产业链。这是我们的基本盘,金融还是要为实体服务。
如果你坚持拿自己的弱点去和别人的优点较量,你有机会吗?
因此,我们必须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我们的经济才能循环发展。
我们真正的机会在于提高实物资产的投资收益水平。我们需要大量的实体来创造就业和财富,但这肯定不会一蹴而就。
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个都不占。怎么能谈全面牛市呢?!
因此,尽管这两年对资本市场至关重要,但可能只有结构性机会,很难出现趋势性牛市。
所谓结构性机会,翻译过来就是选择远大于努力!
同样,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