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美国出台新政策,放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限额。
根据最终规则,如果2027年前投产的电动汽车的电池所含中国制造的矿物原料价值低于50%,将有机会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来源:美国财政部官网
刚看到新闻的时候,司子君还挺得意的,以为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离不开中国。
结果中国互联网还没怎么报道,韩国却很兴奋。
怎么回事?这得追溯到降低通货膨胀法案的开始。
2022年,美国颁布了《2022年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其中包括在以下条件下对新能源汽车给予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补贴:
这一法案在今年年初再次升级,称从明年开始,所有从“关注的外国实体”(简称FEOC)购买的电池矿物原料将不能享受税收抵免。
说白了,只要车上的电池是国产的,或者是中国进口的矿物电池,就拿不到补贴。
结果法案出台,韩国人比中国人还愤怒。
韩国五大财团之一的现代汽车集团明确表示,立即将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排除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之外是“不现实的”,同时还向美国政府提出各种要求,要求饶过中国电池。
韩国时报、朝鲜日报、韩国商业报报道。
不仅是现代汽车,韩国电池厂商LG Energy Solution、SK On和三星SDI,以及韩国电池工业协会都向美国建议设置宽限期,比如推迟两年,让我们做点什么。
现在,原本应该在2025年正式实施的政策改成了2027年。
朝鲜日报、韩国经济日报等文章对此表示欢迎,甚至有韩国媒体认为,这为韩国找到中国产矿物原料的替代品,建立新的电池供应链体系赢得了胜利。
硅友没看错。韩国人来个180度大转弯,是因为制造动力电池的一个关键元素:石墨。
目前,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广泛采用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因为其导电性明显优于其他非金属。虽然有人认为硅基正极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取代石墨,但硅基材料在循环寿命和充电率方面远不如石墨。
韩国有三大动力电池厂商,LG Energy Solution、SK On和三星SDI,去年分别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榜第三、第六和第七位。前两名分别是我们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
不幸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统计,2022年韩国进口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约2.41亿美元,其中93.7%来自中国。
再者,去年12月,韩国进口人造石墨3412.596吨,从中国进口的量约为2974.772吨,占比87.17%。
意思是中国的石墨不能用,所以基本没用。
现代汽车在今年年初提交给美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球球形石墨的10%和全球合成石墨的69%将在中国生产和提炼,SK On也表示,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来建立替代石墨的供应链。
即使真的成立,也很难完全满足北美电动车市场的需求。
无论如何,美国是韩国车企的一个大市场。仅今年3月,现代在美国市场就售出了约1.15万辆电动汽车,起亚的电动汽车销量也比上一年增长了151%。
根据计划,现代起亚将投资55亿美元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新工厂。2025年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电动汽车。此外,韩国三家电池制造商也宣布了上亿美元的建厂计划。
但两年后,韩国将面临两个选择:从其他地方开采更多石墨制造电池并享受补贴,或者继续从中国进口石墨并放弃补贴。
当然,这两年也可以找到不需要石墨的动力电池方案。
韩国人的纠结其实体现在投资进度上。韩国媒体3月报道称,考虑到美国未来可能削减对海外企业的补贴,韩国电池制造商放缓了在美国的投资计划。
拜登能否连任,降低通胀法案能否保留也是未知数。
美国国内的声音认为,拜登放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限额,似乎承认了全球供应链的现实问题。
中国石墨的前五大买家包括美国、韩国、日本、波兰和印度。美国当前的任务是加快能源转型,减少对外依赖。至少目前来看,两者既冲突又充满挑战。
与其说是对世界其他地方电池厂商的宽容,不如说是美国人自己的妥协。
就像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美洲区CEO李柯最近问了一个问题:“连拜登都在用抖音,为什么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