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接连发布三则重要通知,宣布取消全国范围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随后,许多城市开始陆续实施新政。一线城市中的上海、广州和深圳已相继落地房贷新政。据记者了解,多家银行已经开始执行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其中,大多数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降了45个基点,但一些银行也下降了50个基点。
《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房贷利率确实有所下调,但各家银行下调力度不一。以广州为例。目前,许多国有银行已经降低了房贷利率。首套房最低贷款利率调整为3.4%,二套房最低贷款利率调整为3.8%。与之前的最低利率相比,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均下调45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的首套和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广州农商银行某支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该行将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15%,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25%,首套房贷款利率已从3.85%调整为3.35%,二套房贷款利率从4.25%调整为3.75%。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广州和深圳先后下调了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这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和成本。政策实施后,购房者情绪回升,部分项目到访量增加,短期市场反馈较为积极,有利于继续修复市场信心,促进市场活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将直接促进银行贷款的发放。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来看,当前居民房贷仍是银行的优质资产,房贷需求的上升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从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角度来看,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抵押贷款和扭转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况来有效遏制潜在的系统性信用风险。
一位银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银行来说,较低的首付比例降低了买家的资金门槛,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买家进入市场,从而增加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取消利率下限可以增强银行机构的定价自主权,制定更加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使部分购房者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有效降低首套房贷款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