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累计未弥补亏损逾18亿元 芯原股份拟再融资18.08亿元加码技术研发

累计未弥补亏损逾18亿元 芯原股份拟再融资18.08亿元加码技术研发-图1

继在首次公开发行募资18.62亿元后,鑫苑股份(股票代码“688521”)近日加快了18.08亿元的融资计划。公司拟投资“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小芯片解决方案平台研发项目”和“面向AIGC、图形处理等场景的新一代IP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上述项目实施后,核心原始股能否扭亏充满不确定性。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公司定增募投项目盈利周期较长,存在募投项目研发成果达不到预期的风险。

关于募投项目前期投入较多是否会影响公司短期业绩的问题,鑫苑股份一位工作人员近日在电话中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本次定增募投项目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必须根据市场和业务发展情况综合判断。

募投项目盈利周期长。

鑫源股份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应用广泛,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设、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其主要客户包括芯片设计公司、IDM、系统制造商、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

根据招股书,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8亿元,其中10.89亿元拟投入“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小芯片解决方案平台研发项目”,7.19亿元拟投入“AIGC、图形处理等场景下一代IP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针对本次募投项目,鑫源股份将升级优化相关半导体知识产权,在基于先进技术的芯片定制平台(包括基础和应用软件平台)上进行系统升级,推进小芯片技术的迭代R&D和产业化,积极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吸引和培养R&D关键人才,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业化。

记者注意到,鑫苑的定增募投项目盈利周期较长,前期投入短期内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一定压力。从经营业绩来看,由于公司持续的R&D投资等因素,鑫源股份仍处于亏损状态。

具体来看,“面向AIGC、图形处理等场景的新一代IP R&D及产业化项目”预计募投项目R&D期间,募投项目尚未实现收益,预计项目T+1年和T+2年净利润分别为-13,188.94万元和-12,851.12万元;T+3项目开始逐步产生收益,项目今年预计净利润为-5072.28万元;T+4年开始,项目预计实现盈利,预计净利润3296.85万元。此外,根据项目的经济效益测算,项目所得税后的内部收益率为19.28%,鑫源股份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将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AIGC及智慧出行领域小芯片解决方案平台研发项目”为研发项目,不直接产生收入。本项目主要投入为研发支出,兼顾R&D人员工资、IP采购、软硬件折旧、测试流费等费用。预计T1-T5期间新增研发支出分别为28569.84万元、25964.71万元、21188.12万元、18273.26万元和15128.35万元,其中计入R&D费用的折旧摊销金额分别为2785.70万元、3448.63万元、3497.40万元折旧摊销金额在T6开始逐年减少,T6至T10折旧摊销总额为2950.76万元。核心原始股坦白说,这些投资短期内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一定压力。

累计未赔亏损超18亿元。

业绩方面,2023年,鑫苑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同比下降12.73%。由于公司知识产权许可业务收入波动、R&D人工成本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等原因,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8亿元。

鑫源股份披露的问询回复报告显示,报告期末(指2023年12月31日,下同),公司累计未赔亏损18.15亿元。其中,非经常性因素合计56,412.51万元,为以前年度优先股等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资产转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累计影响,均已剔除;其中,累计经营亏损125,133.26万元,与公司日常经营有关。

鑫源股份表示,2016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R&D投资超过45亿元,公司累计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的R&D投资和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半导体IP技术和芯片定制技术处于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上游,也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高科技知识产权密集型领域,具有R&D投资大、R&D周期长的特点。尤其是半导体IP技术,从研发投入到研发成果转化,难度大,耗时长,需要大量持续的研发投入。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和先进工艺的演进,这些技术仍需要不断发展、迭代和更新。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营收规模较低,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使得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核心原始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鑫苑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经连续两年为负。

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3年,下同),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23.35万元,-32,945.76万元,-852.39万元。

鑫源股份表示,2022年和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是由于芯片量产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公司R&D团队规模的增加,属于公司积极投入技术创新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总额为108,891.04万元,公司可支配资金余额较高。公司2023年末未弥补亏损不会对公司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024年一季度,鑫源股份亏损进一步扩大。受下游客户需求等因素影响,鑫源股份单季度收入出现波动。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4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07亿元。

此前,鑫苑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公司目前手头订单充足。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22.8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1.03%。2023年末,公司预计一年转换金额约为18.07亿元。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手中的订单将大规模转化为收入。

业务协同效应不明显。

记者注意到,鑫源股份对外投资频繁,但报告期内与多家投资公司无合作,业务协同效应不明显。

截至报告期末,鑫源股份投资了14家公司,其中13家为股权投资,1家为公司的关联企业。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上交所在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截至最近一期期末,公司是否持有大量金融投资及类金融业务;同时要求公司说明以获取技术、原材料或渠道为目的,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将相关投资认定为产业投资的依据及合理性。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期货法律适用的18号意见(再融资)》,金融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性金融业务;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不包括投资前后未增加持股比例的集团财务公司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股权投资;投资产业基金和M&A基金;借入资金;委托贷款;购买收益波动大、风险高的理财产品。

同时,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定的优化再融资监管的具体措施,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高比例的财务投资,则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额必须相应减少。

问询回复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鑫元股份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40013.04万元,均为安全结构性存款。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主要是公司为流动资金保值而实施的现金管理,不属于“收益波动大、风险高的理财产品”,不属于财务投资。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账面余额19,963.38万元,为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关系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

但从合作情况来看,鑫源股份与多家投资公司合作很少或没有合作,超四成投资公司在报告期内没有合作。例如,报告期内,鑫源股份与经纬黎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点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鹏侃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南京迈思客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享士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无交易,芯原股份表示,未来将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加强与上述企业的业务协同。

鑫源股份表示,投资的14家公司均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以获取技术、原材料或渠道为目的,专注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投资。公司对外投资不属于财务投资,不涉及金融业务,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投资。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