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财经焦点股票新股期指期权行情数据全球美股港股期货外汇银行基金理财债券直播股吧基金吧博客财富号搜索

2024年上半年,a股整体表现不佳,但私募基金的备案热情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最新月度数据甚至出现环比增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6月单月备案产品数量达到506只,环比增长8.35%。

财经焦点股票新股期指期权行情数据全球美股港股期货外汇银行基金理财债券直播股吧基金吧博客财富号搜索

长利资产董事长鲍晓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无风险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私募基金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回报,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从低收益的理财产品转向高收益的私募基金,从而促进私募市场的增长。

量化产品备案1167个。

虽然市场整体表现疲软,但私募机构布局市场的热情不减。截至6月30日,上半年私募证券产品共备案3396只,其中二季度备案数量高于一季度。6月单月备案产品达到506款,环比增长8.35%。在各类策略中,股票策略仍然是备案的主力。上半年股票策略产品备案2117只,占比62.34%。

受股市影响,投资者对分散配置和低相关性资产的需求增加,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也受到青睐,分别有503只产品和405只产品备案。相比之下,债券市场虽然走出了牛市,但债券策略私募证券产品数量仅为104只,占比仅为3.06%。

数据显示,上半年备案的量化产品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共备案1167款产品。

其中以投资股市为主的量化产品占绝大多数,而量化CTA产品相对较少,占18.17%。指数增强型产品成为量化产品中的热门选择,上半年备案产品共计547款,占比46.87%。

量化选股产品,上半年注册产品数量达到203只,占比37.11%。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虽然上半年表现稳健,但沪深300指数新增产品数量较少,仅占备案产品总数的7.86%。

众安丁盛投资合伙人陈伯忠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经过去年到年初的大幅风格切换,目前私募量化市场正处于策略关键测试阶段,测试策略在低交易量、低波动性、风格切换快的市场中的适应性。与过去同期相比,基于交易量和波动性的显著降低,缺乏细分轨道的beta机会,量化私募市场的过剩整体在减弱,这也是市场越来越有效的特征之一。量化私募在私募市场的占比在30%左右。基于过去几年量化私募整体相对较好的表现,这一比例在过去几年持续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备案至少20只产品的私募机构均为量化私募,百亿量化私募表现尤为突出。宽德私募以61只产品的战绩成为上半年的王者,严复投资和黑翼资产分别以40只和32只产品紧随其后。

是指涨幅受大小盘分化影响较大。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大小市分化。大盘蓝筹股和高股息率板块表现较为突出,中小盘成长股表现较差。这种风格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指数化产品的表现。

由于指数添加型产品通常基于特定指数进行投资,且指数成份股中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比例不同,市场风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指数添加型产品的超额收益。

上半年虽然部分产品实现正超额,但整体平均收益仅为7.99%,平均超额仅为2.49%。

作为大盘股的代表,沪深300指数上半年表现相对稳健。这使得跟踪指数的指数递增型产品能够获得正收益。虽然平均超额仅为-0.38%,但凭借指数本身的稳定表现,整体收益达到0.57%。

中证1000指数代表小盘股。虽然上半年活跃度较高,但市场整体下行风险也较大。尽管如此,中证1000指数产品的超额表现最为突出,平均超额5.18%,正超额产品比例高达72.39%。但由于中证1000指数本身表现不佳,整体平均收益在股票量化长期产品中垫底(-12.52%)。

中证500指数添加型产品的平均收益和超额平均处于中间位置,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和稳定性。但受整体市场影响,其盈利表现并未大幅超越其他品类。虽然超额表现相对较弱,但得益于指数端的加法效应,上半年这些产品的整体收益并没有进一步下跌。

长利资产董事长鲍晓辉深度剖析了推动私募市场增长的多重因素。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高增长是推动私募市场增长的重要基石。她认为,如果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将极大提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促使投资者加大对资本市场各类资产的投资,其中一部分必然流向私募股权行业,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推动私募市场成长的关键因素。鲍晓辉指出,根据历史经验,当资本市场呈现积极趋势时,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将闲置资金投入市场,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增量资金不仅活跃了市场,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私募市场的发展。

再者,私募股权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鲍晓辉观察到,近年来,无风险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私募基金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回报,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从低收益的理财产品转向高收益的私募基金,从而促进私募市场的增长。

此外,监管部门的重视对私募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鲍晓辉强调,通过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私募行业的乱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合规性明显提高。她期待监管部门继续发力,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行业,提升行业公信力,为私募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观察上半年私募“军备竞赛”:量化产品备案占比近四成,三家百亿元机构登顶)

(编辑:137)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