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开工图”描绘各地复工复产忙

春节伊始,全国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点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全力冲刺龙年“开门红”。

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开工图”描绘各地复工复产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重大项目“一马当先”。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浙江、江西、江苏等地宣布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此次江西集中开工的1139个重大项目均在2024年全省大中型项目清单中计划一季度开工,总投资6805亿元。从项目结构来看,涉及综合交通、能源、新基建等领域,其中一半以上投向产业项目。

广东佛山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23个,总投资984.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7.19亿元。佛山市市长白涛表示,新的一年,佛山将继续发挥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并联审批专班等统筹协调机制作用,优化红黑榜项目、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考核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在浙江,全省11个市共有333个“千万亿”重大项目开工投产。其中,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产业项目有87个,总投资1813亿元,占比近一半,创下新高。

“本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必须100%实质按期开工,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投产的重大项目必须按期投产并加快产能释放,这将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浙江省省长王浩说。

不少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抢时间、赶进度,向着目标奔跑、奋勇向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2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科技产业园热火朝天。格力电器、祥子电器、东信和平等近40家重点企业有序开工,员工返岗率约70%,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贵州威宁。在贵州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调试设备。据该公司生产主管介绍,目前威宁两条生产线已进入复工复产状态。公司今年的目标是产能达到2.4 GW,年产值超过20亿元。

为促进节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河南新乡狠抓升级政策激励和升级运行监测,财政资金满负荷生产奖励、春节期间深谷电价、消费补贴等多项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据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预测,2月19日复工时全市生产效率可达95%以上。

江苏苏州启动“春风行动”,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俞晓峰表示,据初步统计,在“春风行动”期间,苏州将组织224场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苏州已举办137场招聘会,发布岗位5万余个。春节前后,已初步安排16条航线前往云南、河北、河南、贵州等地。节后,非苏州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三个月社保,并给予不少于500元的来苏补贴。

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稳定投资。

关于2024年的投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将提高2023年发行1万亿元国债、* *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的有效性,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等。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2024年,基建投资仍将发挥强大的后盾作用,成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和东部地区的新基础设施项目之间有很大的发展。制造业投资是稳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抓手。“预计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和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提高到40%左右。”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表示,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仍肩负重任,为基本面复苏保驾护航。制造业投资同比处于回暖轨道。从趋势上看,制造业有望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这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起到提振作用。

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稳定投资。

关于2024年的投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将提高2023年发行1万亿元国债、* *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的有效性,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灾后恢复重建等。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2024年,基建投资仍将发挥强大的后盾作用,成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和东部地区的新基础设施项目之间有很大的发展。制造业投资是稳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抓手。“预计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和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提高到40%左右。”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表示,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仍肩负重任,为基本面复苏保驾护航。制造业投资同比处于回暖轨道。从趋势上看,制造业有望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这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起到提振作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