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新华时评|“国家安全”幌子下的“美式”保护主义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题:打着“国家安全”幌子的美国保护主义

新华社记者李荣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称,美国将以中国技术可能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对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发起调查。长期以来,每当中国的某个企业或行业出现并形成气候时,美国就会“有所作为”,并不需要像样的证据。所谓“国家安全”是其打压中国企业、实施保护主义最方便快捷的幌子。

美国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来自中国的联网汽车“可能”收集有关美国公民和基础设施的敏感数据,并将其发送回中国。声明还称,中国可以远程访问这些车辆,或导致它们出现故障。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复了这一立场。然而,主持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难道不是伪装成国家安全的贸易制裁和保护主义吗?”

新华时评|“国家安全”幌子下的“美式”保护主义-图1

在江苏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车架运输出口(2023年7月11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纪海鑫摄)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和制裁外国企业,几乎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美国以“潜在安全威胁”为由切断了当代Amperex技术有限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军营中使用的储能电池的连接;以“港口安全”为名,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在美国各地港口更换中国制造的起重机,以消除“潜在威胁”;编造各种借口追逐和打压中国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名单;对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实施控制,加强出口管制,严格审查投资,并压制中国的各种应用程序,包括抖音和微信...

不仅是中国企业,任何在军事、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威胁到美国霸权地位的企业和国家都是美国的目标。一旦被美国认定为竞争对手,美国肯定会利用经济、贸易、外交等手段挤压其发展空直至失去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为了消除日本的经济威胁,美国通过胁迫与日本签署了《广场协定》,沉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活力。几年前,美国采取“长臂管辖”等各种手段“肢解”法国代表性制造企业阿尔斯通,最终导致其主要电力业务被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2018年,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阿里·莱迪在《隐秘的战争》一书中指出,美国通过“长臂管辖”公然对任何国家施加压力,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这完全是“绝对君主”。

新华时评|“国家安全”幌子下的“美式”保护主义-图2

2023年7月3日,在广东广州,中国第20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美国不仅利用国家机器实施保护主义,而且非常善于聚集小圈子,将盟友拉在一起形成“围堵圈”,以挤压对手生存空。《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目前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汽车很少是中国制造的,大多数汽车软件都是由西方公司开发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美国产业的影响有限,与国家安全无关。美国如此“未雨绸缪”,无非是故意拿给欧洲等盟友看,抹黑中国高端制造,并带头放火烧中国制造的汽车。使用的手段与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手段相同。这种行为向世界表明,美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单边霸凌的实施者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颠覆者。

事实上,美国的保护主义并不会让其他国家受益。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崛起,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引入特斯拉等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外国公司,加速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和创新。中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取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技术创新和优秀品质。反观曾经的汽车大国美国,不仅在燃油时代逐渐让位于日韩德等跨国企业,在如今的电动车时代也未能通过合作引领行业进步,令人唏嘘。尽管美国极力打压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但有识之士的欧洲企业仍然选择与中国合作,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的“蛋糕”,从而实现双赢。上个月,Xpeng Motors和大众汽车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加速电动汽车的开发。

大家都知道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是什么。雷蒙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的汽车就像“带轮子的苹果手机”。该网友回答说:“所以,她承认苹果手机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数据。”如果你说谎太多,你只能欺骗自己。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道,更是立国之本。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