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付率方面,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呈现两极分化。
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业务规模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本报记者苏翔宇见习记者杨晓涵
近日,多家保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短期健康险在赔付率方面的综合情况。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2日,已有146家保险公司公布了2023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剔除异常数据(赔付率为负或超过100%)后,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9%。
一般来说,赔付率超过100%意味着保险公司在该产品的运营中面临亏损。2023年有10家保险公司的综合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超过100%,包括4家寿险公司和6家财险公司。
派息率全面两极分化
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限为一年及以下且不含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其中,以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其赔付率作为反映保险产品价值的指标之一,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已有146家保险公司公布了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其中财险公司63家,人身险公司83家。
赔付率方面,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呈现两极分化。财险公司中,信安车险综合赔付率最低,达到-1804.22%;日本财险(中国)最高,占比3639.67%。寿险公司中,人人养老综合赔付率最低,为-55123.58%;上海人寿最高,达到461.17%。
部分保险公司在公告中解释了综合赔付率分化的原因。大家都提到主要是为了释放未决赔款准备金;赔付率双双为负的鲍国人寿也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统计期内分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释放,分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差额为负。
日本财产保险(中国)在公告中表示,赔付率较高的原因是公司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规模较小。上海人寿也在公告中表示,赔付率最高的产品及同系列产品均已停售,其他在售短期人身健康保险业务赔付率均低于100%。
整体来看,剔除异常数据(赔付率为负或超过100%)后,2023年保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2.9%。其中,寿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5.8%,财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39%。
对于上述赔付率情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健康险在提供保险待遇的同时会提供一定的健康管理服务,监管部门要求健康险的健康管理服务费用不得超过净保费的20%。考虑到不同公司的实际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往往不同,综合赔付费用加上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占总保费的65%。
潜在市场广阔。
从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趋势来看,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近六成险企综合赔付率同比增长。分类型来看,寿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同比增长约23.4%,财险公司整体平均综合赔付率同比下降约9.3%。
李文忠表示:一是2022年低赔付率将使寿险公司面临较大外部压力,部分保险公司将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承保和赔付标准;第二,由于人身保险公司可以同时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和长期健康险业务,因此在制定经营策略时两者的定位往往存在差异。短期健康险有时不可避免地被用于开拓市场和获取客户,这也会提高短期健康险的赔付率;第三,财产险公司比寿险公司更注重短期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这将使财产险公司加强对短期健康险业务的管理。
展望未来,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金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健康险的定价可以根据上一年的赔付情况灵活调整,因此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相对可控。同时,短期健康险的销售更加依赖渠道,各公司的短期健康险可替代性更强,因此保险公司需要保持合理的费用率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并不期望短期健康险带来太高的长期利润和价值,但它是获取新客户和维护现有客户关系的手段,也是挖掘现有客户潜力和二次开发的基础。因此,保险公司未来有动力继续经营短期健康险。
李文忠表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保险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此外,保险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费用支出,为短期健康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业务规模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