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白痴!马斯克怒怼!

白痴!马斯克怒怼!-图1

特斯拉交付量不及预期。

面对特斯拉的销量和股价暴跌,马斯克受到了抨击,应该为这种局面负责。马斯克回答说:“他真是个白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个白痴。与上个季度相比,比亚迪的销量减少了42%。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季度。”

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数据显示,交付量同比减少8.3%,环比减少20.1%,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收盘下跌4.9%,市值一夜蒸发274亿美元。事实上,特斯拉年内跌幅已超过30%,市值缩水至5300亿美元,是美国大型公司中最差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激烈博弈阶段,头部新能源车企在交付数据方面展开肉搏。该机构认为,新能源市场可能会从Beta阶段切换到Alpha阶段,此前的普涨格局可能已经结束。

马斯克生气了。

4月2日晚间,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生产了43.34万辆电动汽车,交付量为38.68万辆,创下过去五个季度的历史新低,均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其中Model 3/Y的产能为41.24万辆,交付量为36.98万辆。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数据出现明显下滑,交付量同比下降8.3%,环比下降20.1%。去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2.2万辆汽车,去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8.45万辆汽车。

受此数据影响,特斯拉周二早盘一度跌超6%,最终收跌4.9%。其市值一夜蒸发274亿美元,创3月4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特斯拉股价连续下跌,年内跌幅超过30%,市值缩水至5300亿美元,成为美国大型公司中表现最差的上市公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主要指数和大公司股价屡创新高。

许多特斯拉观察人士表示,预计特斯拉第一季度的交付情况会很糟糕,但他们没想到会如此糟糕。

特斯拉知名投资人罗伯特·戈贝尔(Robert Gerber)也猛烈抨击了特斯拉第一季度的销量下滑,并对比了特斯拉中国竞争对手比亚迪的销量。戈贝尔认为,马斯克应该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应罗伯特·戈贝尔(Robert Gerber)对公司第一季度销售下滑的批评,同时他表示戈贝尔是个白痴,并表示现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季度。另一方面,比亚迪的销量也较上一季度减少了42%(作者注:具体数据为42.99%)。

事实上,特斯拉早就预料到了今年销量的下滑,并没有更早给出今年的销量目标。马斯克在年初表示,2024年特斯拉的销量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并将进入下一个增长的早期阶段。市场普遍认为,特斯拉将销量增长的希望寄托在即将投产的廉价车型上。

比亚迪交付数据被特斯拉超越。

正如马斯克所说,对于一些车企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

随着国内车企披露一季度交付数据,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趋势和竞争格局逐渐明朗。

4月1日晚间,比亚迪披露3月产销快报。公告显示,1-3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2.63万辆,同比增长13.44%。

然而,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仅交付了约30.01万辆纯电动汽车,还不如特斯拉交付的38.68万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第一,但在第四季度首次被比亚迪超越。当时,比亚迪在第四季度创下了约52.64万辆纯电动汽车的历史新高。

今年第一季度,虽然比亚迪的交付数据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仍增长了36%,但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43%。

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激烈博弈阶段,头部新能源车企在交付数据方面展开肉搏。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锂电累计交付8.04万辆,同比增长52.9%。零跑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3.34万辆。蔚来在第一季度交付了3.01万辆新车。据悉,Xpeng Motors第一季度交付了超过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0%。

近日,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让“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汽车市场更加内卷化,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发力加大相关投入。

新能源市场何去何从?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5%后,乘联会预测2024年3月渗透率可达45.5%。有业内人士还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很快超过50%,甚至更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3月以来,各大车企开启新一轮“价格战”,加上多地鼓励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回升。乘联会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在7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2%,渗透率有望达到45.5%。

回到资本市场,近期,a股企稳回升,叠加板块景气度回升,新能源主题概念股探底回升。自2月5日以来,新能源汽车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0%。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反复拉锯后能否企稳?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的同时,目前是否还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曲邵杰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成败将在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升级,这将体现在智能驾驶和车载电子信息化方面,这意味着无论哪一款新能源汽车最终胜出或被淘汰,“卖水”的汽车芯片和智能驾驶龙头公司都将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红利。

博时基金曾鹏分析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渗透率已经突破“黄金线”,市场可能从Beta阶段转向Alpha阶段。此前普遍上涨的模式可能已经结束。从行业集中、个股分散的投资开始进入行业集中、个股集中的阶段。这个时候就是跑阿尔法的时候了。

东吴证券表示,要抓住商用车自上而下的beta机会。本轮商用车的板块周期继续上行或好于市场预期。与历史周期不同的是,本轮商用车是外需和内需+国企资产重估的共振。2023年龙头开始兑现,2024年龙二龙三等紧跟兑现。我们看好豪华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30%提升至50%的投资机会。零部件板块优选绑定有核心新能源客户且有一定业绩的公司。战略布局L3智能化/全球化:新一轮红利周期。对于整车板块布局坚定投入智能化并在下半年迎来新车周期的公司,零部件板块全球布局优化,业绩处于改善周期。

校对:朱天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电子邮件:bwb@stcn.com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