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M5上市前,余承东发了一条微博预热新车。他提到:
我们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投入了大量R&D。华为30万以下的高级智能驾驶,其实是亏本卖的。
发布会结束后,我们看到了新款M5的参数和价格:
新M5增程Max后驱高级智能驾驶版:
CLTC综合续航1440km,纯续航255km,售价24.98万元;
全新M5纯电动Max后驱高级智能驾驶版:
CLTC综合续航里程602km,售价26.98万元;
全新M5增程Max RS四驱高级智能驾驶版:
CLTC综合续航1275km,纯续航230km,售价27.98万元。
新款M5将于5月15日起交付。
没错,这次的三个配置都是“智能驾驶版”。全球新M5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华为先进智能驾驶系统。
既然三个配置都不到30万,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买新M5,你赚了,你亏了。
询问新M5,有形和无形的推广。
问及新M5的外观变化,用余承东的话来概括就是:“前脸收了,大嘴变成了小嘴”。
与老款M5相比,新款M5的造型保持不变,前脸采用了全新的“鲨鱼鼻前设计”,取代了原有的大格栅设计。整体观感更运动,风阻更低,更“新”。
新M5在全球的整体尺寸为4785*1930*1625mm,在同价位不算太大。毕竟20-30万级别的新动力SUV长度已经到5米了。
此次,新M5提供了五种外观颜色,包括两种特殊颜色:都市红和大溪地灰。
不过在内饰颜色方面,文杰新M5砍掉了老款的“极夜黑”内饰,由原来的四种变成了三种。
在车内,新M5的设计语言并没有太大的调整,主要升级集中在体验上。
文杰所有的新M5都带来了舒云座椅,材质和文杰的M9一样。坐垫总厚度达到100mm,前排座椅支持通风、加热和按摩。
前排两块无线充电板由原来的40W升级为50W无线超级快充,车内有三个66W有线超级快充。
换句话说,新M5可以满足车上所有乘客的手机充电需求。
对了,虽然余承东表示文杰新M5天窗采用“航空空微米双层镀银玻璃”,可提供高达99.9%的紫外线阻挡率,防晒等级达到SPF100,但文杰新M5依然标配手动遮阳帘,甚至还可以配备电动遮阳帘。
除了看得见的升级,在看不见的领域,新M5也带来了一些新花样。
文杰新M5采用全铝底盘,匹配前四球头双横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车身60%以上采用大于210MPa的高强度钢。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还表示,新M5在文杰的麋鹿测试成绩达到了79 km/h,比老款提高了6km/h。
不过,如果说被动安全是“无脑重叠”,那么主动安全就是“大秀操作”,而这正是华为智能驱动熟悉的领域。
智能驾驶标签的重新整合
华为智能驱动的主动安全从来不缺话题。从上一次车主倒车踩错油门,到华为和小鹏的AEB之争,华为走到哪里,聚光灯就跟到哪里。
这些事件让华为收获了各种实际应用场景,文杰新M5也获得了华为最全面的主动安全功能。
新M5所有部门都支持前、侧、后防撞功能。前向防撞功能在人类驾驶和智能驾驶下均支持高达120km/h的AEB制动,侧向防撞有效范围为40-130km/h,后向防撞有效范围为1-60 km/h..
余承东表示,倒车时误踩油门的事故发生后,智能驾驶团队提高了防后向碰撞的最高时速,从而避免了这种风险。
除了主动安全,从停车到上路,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也为新M5带来了额外的成就。文杰新M5在原有停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停车,支持超窄车位、机械车位等难车位的停放。
在城市导航层面,世界新M5依然贯彻华为“国皆可开,路皆可开”的先进智能驾驶原则,“是现货,不是期货”。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还表示,根据派往美国的工程师反馈,华为的智能驾驶体验优于特斯拉FSD,在高速公路上“基本达到L3驾驶水平”。
大约一年前,2023年4月17日,M5版智能驾驶由华为推出,鸿蒙系统智行开始在智能驾驶领域攻城略地。
时隔一年,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也日渐强大。
2023年4月,吴洁M5市试点仅开放5个城市的部分道路。
如今,文杰的新M5支持40,000多个城镇和村庄的城市导航。云学习训练计算能力达到3.3E Flops,城市架空汇款成功率达到99.2%。
全新M5也可以算是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前沿阵地,其表现无疑是华为先进智能驾驶的风向标。
仍然激烈的市场
还是实事求是吧,要求新M5更接近常规的改变和升级,而不是完全脱胎换骨。除了华为光环带来的品牌效应,全球新M5依靠高水平的智能驾驶和优越的车内体验打开了市场。
但是目前20-30万元的市场上并不缺少这样的车。
如果说在车内的乘坐体验,新M5的目标是理想中的L6,但在“大沙发配彩电冰箱”这个领域,理想中的L6早已声名鹊起,在车长方面也比新M5有一定优势。
对于新M5来说,手中的王牌仍然是那些对华为先进智能驾驶感兴趣的人。
就智力驾驶而言,新M5将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小鹏。
余承东不止一次在发布会上表示,智能驾驶给新M5带来了很多成本的提升。
当然,成本高的言外之意是“这车值”,但隔壁的小鹏可能有话要说:我们要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MONA,却要开到15万。
作为目前智能驾驶体量最高的两个品牌,小鹏和华为的竞争焦点不仅是智能驾驶能力,还有智能驾驶成本。但在这些领域,双方的竞争还是未知数。
相比小鹏,依靠华为的媒体,获得了品牌红利。
但谈到品牌,新M5需要关注特斯拉Model Y,它也彻底享受了品牌红利。有着“全球乘用车销量皇冠”的称号,Model Y在这个价位段几乎是绕不过去的坎。
20-30万元的新能源SUV市场几乎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世界上的新M5不弱于对手,舆论强度甚至是满满的。相比之下,世界上的新M5就有点“温和”了。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很大一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在购买需要使用多年的“大件物品”时,追求的是“什么都能占一点”。兼具品牌名、智能驾驶和舒适性的新M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用现在的词汇来形容,世界上的新M5是一个“多边形战士”。
至于这个多边形的面积,销量会告诉我们答案。
*李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