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港交所迎来特专科技第一股 晶泰科技上市首日涨9.85%

港交所迎来特专科技第一股 晶泰科技上市首日涨9.85%-图1

6月13日,QUANTUMPH-P(以下简称“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是港交所特殊技术制度第18C章实施一年多以来的首只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截至当日收盘,该股报收5.800港元/股,涨幅9.85%,总市值约197.59亿港元。

仲量联行评估与咨询服务部执行董事陈明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设立Chapter 18C主要是为尚未商业化或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打开上市大门,使其能够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步伐。第一家专门的科技公司此次成功上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公司根据Chapter 18C规则加入上市行列,这将有助于科技公司快速登陆港股市场。

第一家专业技术公司上市。

6月13日,晶泰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每股5.28港元,首发募资约11.37亿港元,净募资10.4亿港元,上市市值约179亿港元,符合非商业专精科技公司上市时市值达到100亿港元的要求。

对于此次IPO的目的,晶泰科技表示,75%将用于改善公司的R&D和解决方案,15%将用于提高公司在国内外的商业化能力,10%将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晶泰科技的发行备受市场关注。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03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逾两倍。

第18C章是HKEx为专业技术公司增加的特别上市条款,大幅放宽了收入门槛等上市条件,并设定了预期市值、R&D和第三方投资等要求。同时,Chapter 18C适用于五大行业的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食品和农业技术。

第18C章要求企业在上市前获得高级独立投资者的“可观投资”。晶泰科技的IPO符合上市要求,不仅获得了5名资深独立投资者和8名全球知名机构基石投资者的支持,还吸引了近80家全球投资机构参与锚定投资,其中包括来自欧美和中东的众多知名国际长期基金、医疗专项基金和对冲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晶泰科技成功上市不仅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其自身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肯定,也有望激励更多创新企业选择赴港上市。

此外,作为一家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招股书显示,于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继续将其R&D投资由约人民币2.13亿元增加至约人民币4.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0.27%。

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温书豪表示,这将鼓励更多科技创新公司利用港股Chapter 18C规则上市,共同催生ai时代的万亿美元企业,为港股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上市。

继晶泰科技之后,HKEx将迎来第二家专业科技公司。6月12日,黑芝麻智能宣布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据悉,该公司是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和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今年3月,它第二次提交表格,按照第18C章的路径申请上市,并于去年获得了备案通知书。

在谈到通过第18C章申请上市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时,陈明杰表示,关键因素在于香港股市的表现。自2023年3月以来,恒生指数逐步下跌至2024年1月约15,300点的低点,发行人可能会暂停上市并等待市场信心恢复,从而获得较高的估值。自今年2月以来,恒生指数已经反弹,这可能使IPO更具吸引力。

第18C章划分了“商业化公司”和“非商业化公司”。从收入门槛来看,区分标准是申请人上市时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专门科技业务产生的收入是否达到2.5亿港元。从估值门槛来看,“商业化公司”至少60亿港元,“非商业化公司”至少100亿港元。

根据第18C章的上市规则,无论公司是否商业化,对锁定期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将有助于公司成功实施其商业计划;非商业化公司在上市后有额外的持续责任。

尚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骏表示,Chapter 18C对上市申请人的估值仍有较高要求,同时对商业化公司最近一个财年的收入也有较高要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专业技术公司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第18C章虽然降低了收入门槛,但提高了市值门槛,更符合高科技公司的特点,有利于为港股市场筛选和吸引更多优质科技公司。预计未来将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增长前景好的公司入驻。”一位港股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陈明杰提醒,在赴港上市过程中,专业化科技公司需要综合考虑法律法规要求、监管机构指导、市场环境、辅导机构选择等因素,确保上市进程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