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前五月“外贸第一城”易主,下半年外贸发力点在哪?

2024年已经过半。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下,上半年我国外贸表现亮眼,向好趋势明显。

但是有些微妙的变化。比如最直观的就是“外贸第一城”易主。2024年前5个月,深圳进出口总额18118.02亿元,同比增长34.3%。这使得深圳超越上海,成为“外贸第一城”。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上海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21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0.7%;2023年深圳货物进出口总额38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目前中国外贸韧性依旧。从产品来看,电子设备、船舶、车辆等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产品的“大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在增长。以深圳为例,民营企业构成支撑外贸的内生动力,有力拉动了外贸。就贸易伙伴而言,新兴市场增长迅猛。此外,中间货物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等外贸新动能值得关注。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中国贸易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4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为3.1%,进口增速为3.2%。年出口增长率为2.9%。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指出,上半年,单月贸易规模处于高位,出口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出口增速继续回升,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回升,进出口市场份额扩大,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外贸向好的态势。

中国(深)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所副所长王镇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不足、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但展望下半年,美国、欧元区将进入补库存阶段,中国造船、汽车产品竞争力较强,中资企业“走出去”带动中间产品贸易,诸多周期性因素将为中国外贸复苏带来利好。

前五月“外贸第一城”易主,下半年外贸发力点在哪?-图1

制图:谭海燕

整体情况不错,但温度参差不齐。

在东部沿海,黄浦江和深圳湾矗立着中国两座强大的外贸城市。

今年前5个月,深圳进出口总值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4.3%;上海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0.8%。

王镇分析,今年以来广东外贸快速增长,全省进出口同比增长13.6%,增速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从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来看,城市外贸格局呈现一定变化。

“可见,上半年深圳在珠三角‘一枝独秀’,而广佛东莞表现平平;上海外贸增速并不突出,但苏州、宁波、金华等江浙城市很有韧性。”王镇说。

广州市统计局曾在解读今年1-4月广州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压力影响,出口下滑,但平板显示模组、电子元器件、汽车(含底盘)、3D打印机等机电产品出口表现优异。佛山市统计局在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中解释称,目前佛山外贸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强规范发展,导致降幅较大,影响了整体外贸进出口形势。

长三角地区以苏州、宁波、金华为代表。前5个月,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分别增长10.4%、9.2%和14.1%。商务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近年来,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产品科技创新水平高,体现了外贸转型升级带来的竞争力。

从优势产品出口就能看出端倪。今年前5个月,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值1.5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出口总值的35.2%。

此外,船舶、集装箱等周期性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今年前5个月,浙江船舶和集装箱出口分别达到89.2亿元和5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5%和2.0倍,与全国船舶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相一致。

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表现并不逊色。前5个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1%。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老米产品出口增长近30%,占义乌出口总值的40%以上,对义乌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

事实上,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PMI持续增长,一直在50%以上,被认为是扩张期。美国和欧元区已经进入库存补充阶段,增加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王镇介绍,欧美补充库存,今年是“运动年”。欧洲杯、美洲杯与几大奥运赛事相遇,为义乌等城市的劳密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民营企业竞争力凸显。

从“外贸第一城”的易主,可以看出中国外贸韧性在哪里。

“当前,外贸增长的内生动力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增强,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订单多元化,订单转移。这种贸易结构影响了当地的外贸业绩。”王镇说。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深圳前5个月实现了进出口的高增长。作为深圳外贸的“主力军”,前5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过半,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增速比深圳整体快17.4个百分点。

深圳市海河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I智能家电的生产和销售。公司AI美妆事业部总监曹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以来,公司的经营思路有所调整。一方面逐渐摆脱了依赖传统大客户的传统接单模式,自主拓展客户;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成品制造和附加值更高的成品智能家电出口。“我们今年仍然乐观,总体方向是从优质客户那里获得更多订单。”

观察今年外贸快速增长的城市,不难发现,民营企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撑。前5个月,浙江金华对全省出口的贡献率为44.4%,将近一半。金华义乌作为民营企业出口强劲的典型区域代表之一,拥有90%以上的民营经营主体,有力拉动了当地外贸增长。前5个月,义乌进出口总值、出口值均居浙江省第一。

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在几个外贸强市的数据中有所体现。在苏州,虽然民营企业占全市外贸总额的比重不超过40%,但外贸进出口都得益于民营企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前5个月,苏州民营企业进出口3977亿元,增长16.5%,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39%。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上海外贸增速出现疲态。王镇分析说,长期以来,上海聚集了大量外资企业。由于外资企业区域搬迁的影响,这一增量难以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数据可以看出,前5个月,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4338.8亿元,增长1.6%,占进出口总值的31.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958.4亿元,下降1.8%,占进出口总值的57.3%。

此外,贸易伙伴也影响城市对外贸易增速。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上海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近年来,中国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迅速。前5个月,深圳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3131亿元,快速增长55.8%,占总值的17.3%。据王镇分析,今年上半年,受欧盟自身通胀、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并不是特别快。

向全球价值链攀升

下半年中国外贸形势如何?

重点产品出口被寄予厚望。比如占我国出口近六成的机电产品中,几个细分行业表现较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增长较快。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受电子信息行业需求企稳、传统行业补库存、周期性行业订单交付和基数因素影响,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同比增长态势。在机电产品中,汽车和船舶出口增长强劲。

不过,CMF在报告中也提到,虽然外贸企业出口信心较2023年有所提升,预计今年出口增长,经济和需求(包括库存状况)因素有所改善,但外部政策因素恶化,特别是新兴产业贸易壁垒陡增,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下半年,经济复苏不稳、红海危机、贸易摩擦都将成为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与之并行的是,近年来,电动载人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三新产品”出口一直是拉动中国外贸的强大引擎。目前对重点商品出口的影响还不得而知。

去年中国“新三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然而,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在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后,宣布将按原计划于今年7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长期来看,中国企业仍以各种方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王镇提到,过去中国曾经避而不谈对外投资,但在实践中发现中国企业正在以各种方式出海,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中间品的出口,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全球延伸。

以比亚迪为例。目前,比亚迪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的工厂已经陆续投产。去年,比亚迪宣布在巴西建立由三家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联合体,并在匈牙利塞格德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王镇看来,像比亚迪这样的中国企业出海设厂后,不仅可以扩大以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为代表的中间产品贸易,还可以带动中国供应链出海,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早在2023年12月,* *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扩大中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

集成电路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中间贸易”。前5个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4447.3亿元,增长25.5%,增速快于整个机电行业。

虽然亮点颇多,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今年前5个月全国外贸城市前20名发现,有7个城市进出口总值出现负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根据该报告,全球经济仍然具有弹性,但增长不平衡,充满挑战。

广州中诺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打印机芯片等集成电路制造的企业。该公司耗材营销中心总监魏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公司在欧洲多国、美国、俄罗斯等重点市场派团队参加展会、拜访客户,但效果“一般”。

“从我们企业来看,外部环境还是不太理想,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有大订单,整体消费需求也没有以前那么旺盛。”魏表示,过去欧美客户对价格并不十分敏感,但近两年消费趋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在做产品和拓展客户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我们打算继续推出新产品,并制作一些定制产品,以加强我们的竞争力。”魏对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