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4月1日,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随着低空航班活动的不断增加,低空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乐观预测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凌表示,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机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对低空飞机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的贡献最大,接近55%,对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和运输等经济活动的间接贡献接近40%。此外,随着低空航班活动的不断增加,低空基础设施投资的效应逐渐显现。

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聚焦低空经济前沿赛道,报告显示,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领域,2023年中国电动垂直起降产业规模将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26年将达到95亿元。

此外,报告认为,民用无人机已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机型。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无人机在应急保障、能源巡检、农林植保等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达到76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低空经济政策利好频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广东、安徽、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省市明确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多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或扶持政策。

“低空要素、要素场景、场景经济是当前发展低空经济的要义。”杨凌表示,一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将低空域资源转化为类似“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为经济活动提供要素保障;二是统筹空领域、市场、技术、政策、安全五大要素,不断探索推广应用场景;三是挖掘真实需求,形成规模效应,平滑商业模式,从而将低空经济塑造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引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