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2024年高校预算陆续公布,24所高校迈入“百亿俱乐部”,这所非“双一流”学校位居地方高校榜首……

总预算代表着高校未来一段时期的整体投入,充足的办学经费是高校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校陆续公布了2024年预算经费。其中,清华大学以385.7亿元的规模位居榜首,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以328.81亿元和281.58亿元位居第二。

2024年高校预算陆续公布,24所高校迈入“百亿俱乐部”,这所非“双一流”学校位居地方高校榜首……

国家商报记者对比2022年和2023年高校预算数据后发现,前十名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算增幅明显,从去年的第七名跃升至第五名,东南大学则超越武汉大学挤进前十名。

与此同时,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预算经费的悬殊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比如延边大学今年的预算只有清华大学的1/36左右。作为非“双一流”高校中的一匹“黑马”,深圳大学2024年的预算达到了72.46亿元,在当地高校中排名第一。

排名前十的大学预算比去年增加了83亿元。

经费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家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从今年高校公布的预算经费来看,有24所高校预算超过100亿元,且均为“双一流”高校。其中,与2023年相比,今年排名前十的高校预算规模从2195亿元上升至2278亿元,增加约83亿元。

从各高校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年度预算超过200亿元的高校有4所,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一数字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值得关注的是,哈工大的预算近年来大幅增加,从2022年的约144.18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94.63亿元,增加率约为35%。

记者发现,在工信部直属的7所高校中,2024年预算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其次是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预算约为148.84亿元,预算超过100亿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空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预算均超过50亿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预算资金是一所大学的物质条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般来说,公立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和经常性科研收入。

“经费多少是基础,但一所大学能否办好,更多取决于学校的内部治理。”楚赵辉进一步表示,预算高是一回事,但如何用好这笔资金来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是对学校管理的考验。

“双一流”大学之间的预算差异相当大。

早在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起点。

《国家商报》发现,在2024年排名前50的大学中,只有深圳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然而,深圳大学今年的预算达到了72.46亿元,超过了西南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等许多部属院校。

记者注意到,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深圳是中国最“财大气粗”的城市。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2023年深圳教育支出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高等教育支出近200亿元。深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规模与北京、上海接近。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双一流”高校名单中,不同地区的学校预算差异也非常显著。例如,吉林省“双一流”高校延边大学2024年预算为10.67亿元,与清华大学等头部高校相差甚远。

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楚表示,近年来,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但是,不同大学之间预算资金的差异需要详细分析。

“首先,财政拨款占公办高校预算的大头,分为* *资金和省属高校。”楚赵辉说,根据国家政策,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应该是中心任务。这种导向越明显,就越想投资一流学校,以免财政资金低效运转。因此,一些大学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科研项目和更多的政府资助。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压力,省属高校的经费可能相对较低。

此前,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61329.14亿元,首次突破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7%。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4847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1%,这是全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第11年超过4%。

山河四省仅有一所高校挤进“百亿俱乐部”。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因“何山大学”的说法出圈,但也有网友吐槽“总人口超过2亿的河南、河北、山西四省竟然没有一所985大学。”大学预算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山川四省”面临的困境。

国家商报记者梳理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排名前十的高校发现,只有山东大学挤进了“百亿俱乐部”,今年预算为139.71亿元。此外,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尤氏大学(华东)是两所预算超过50亿元的大学,这三所大学都来自山东。

然而,山西、河南和河北的其余前十所大学都不在榜单的前50名之内。例如,在三省中排名最高的郑州大学2024年预算为37.62亿元。

“何山大学”的开办反映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注和对中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期望。

此前,教育部副部长颜屋就此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教育部也关注到有关“何山大学”的讨论。面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继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文章来源:国家商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