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在戴月身上“披星戴月”。5月6日至21日短短16天内,54家上市公司被“摘帽”——27家公司在被st前未被给予任何风险警示,8家公司由ST调整为*ST,19家公司由无风险警示进一步恶化为* ST。
截至5月24日,市场上ST和*ST公司数量已超过180家,其中不乏公募股票。面对重仓股退市的危机,有的机构“深谋远虑”提前跑路,有的机构“后知后觉”。只有当股票被“ST”一词叫停时,他们才“惊慌失措,选择退出”。一些机构主动买了一套,在公司连续跌停期间选择“豪赌”。
有些机构有提前跑路的“先见之明”。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上述54只“摘帽”个股中,包括郭蕊科技、中泰化学、世龙实业等在内的27家上市公司未被实施任何风险警示,被实施st。包括亚星客车、龙宇、银江科技等在内的19家上市公司进一步恶化,由无风险警示变为* ST
这些股票中有许多“机构权重股”。
以ST众泰为例。根据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存在“年报虚假记载”等违规行为。
5月18日,中泰化学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日开市后停牌一天,21日复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中泰化学变更为ST中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ST众泰被221家机构持有,合计持股11.05亿股,占其总股本的42.65%。其中,214只公募基金持有ST众泰1.5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6.1%。
上述持仓中,公募基金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成功离场。根据ST中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此前上市的两只基金——郭芙兴元优选12个月持有期混合和广发高端制造,均已不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截至2023年末,上述两只公募分别持有ST众泰1522.76万股和1855.15万股,位列公司第十大和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郭芙项星6个月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郭芙稳健田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两只产品仍坚守st众泰,分别持有60.63万股和27万股。
不仅ST众泰部分股东机构提前跑路,部分机构资金也“深谋远虑”,在上市公司“戴帽”前主动离场。
例如,九芝堂最近更名为ST九芝,原因是其最近一年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认证报告。该公司去年多个季度均有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只剩下一只机构基金。
一些机构退出时面临严重亏损。
有的机构在风险来临前提前退出,有的机构在重仓股“封顶”后选择退出。
例如,5月24日,ST艾康的股价再次下跌,因为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面值,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5月初,因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持续经营相关重大不确定性审计报告为保留意见,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突如其来的风险导致资金逃离,因此圣艾康继续无限下跌。
以5月8日为例,卖出前三席位均为机构席位,当日净卖出金额分别为153.71万元、116.08万元、109.2万元。此外,一些机构投资者21日卖出ST艾康3581.39万元。
从ST艾康今年一季度披露的股东变动情况来看,南方、华夏等基金均出现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ST鲍莉机构的股东身上。5月16日晚间,*ST鲍莉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17日起终止上市并停牌。
此前,在连续9个“20厘米”涨停后,*ST鲍莉15日收于0.09元/股,这是a股历史上首次出现收盘价低于0.1元的股票。
14日收盘后,一机构投资者净卖出*ST鲍莉905.17万元,占其总市值的1.86%,与该股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鑫元资管旗下产品鑫元资产金美花35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完全一致。
该资管产品在2021年三季度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当时股价区间在2.2元至3元之间。回顾过去,它处于过去三年的最高水平。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ST鲍莉的股价持续波动下跌,直到现在被锁定退市。这只资管产品持有时间较长,持仓没有变化。
即使按照当时价格区间最低的2.2元/股开仓,该资管产品的买入金额也超过了1.81亿元。如果你现在割肉,无疑会面临严重的损失。
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大型公募机构的合规风控层面响应新“国九条”要求,加大了对存在ST潜在风险个股的筛选力度。
“如果持有的股票是ST,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强制清仓。”一位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但令人不解的是,一些机构资金仍在“积极买入”ST股票。
例如,高虹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布年报后更名为ST高虹。5月6日和7日,其股价连续两日缩量一字。截至7日收盘,有142.89万手(折合人民币5.85亿元),占其总市值的12.34%。
即使ST高鸿持续下跌,许多机构仍小幅买入。例如,7日盘后买入1至5均被机构资金占据,分别净买入119.79万元、46.61万元、44.24万元、28.83万元和23.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