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新华时评|携手共创中马命运共同体新未来

新华社吉隆坡5月31日电题:携手开创中马命运共同体新未来。

新华社记者毛鹏飞、王毅

新华时评|携手共创中马命运共同体新未来

1974年5月31日,周恩来和拉扎克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两国政府联合公报,中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交,谱写了中马关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纪元。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马两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马始终是坦诚相待、相互信任、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真朋友。

携手走过50年后,中马关系日益成熟。高层领导是中马关系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冷战的阴霾时代,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睿智的眼光共同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使中马这两个友好邻邦走到了一起,成为本地区友好合作的先驱和典范。2013年* * *主席成功访问马来西亚,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马来西亚* *安瓦尔两次访华,同* *总统就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描绘了新时代中马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

50年合作成果丰硕,互利共赢。务实合作是中马关系升级的持久动力。截至2023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中马共建的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蓬勃发展,开辟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成后,马东铁将为马东铁西海岸架起一座“陆桥”。当前,中国正在加快高质量发展,马来西亚也在发展新兴产业。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合作联系,做大共赢蛋糕。

经过50年的心与心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学生的主要来源国,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学生在中国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展”“中马职业教育展”等交流活动深受学生和院校欢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成为马来西亚和许多国家学生的热门选择,迄今已培养了4800多名毕业生。2023年12月1日起,中马两国开始实施互为公民的免签入境政策。马来西亚已成为更多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朋友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中马之间的航班数量不断增加,人员往来更加便利,各种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人们相互了解,使友谊代代相传。

中马两国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相互照顾彼此关切,世代友好,坚定支持对方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对方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放眼整个东盟,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坚持“不选边站”,而中国则始终倡导“合作包容”。中国和东盟理念一致,相互成就。在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他们坚定排除外部势力干涉,维护了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以共同的“亚洲智慧”书写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中马同属亚洲文明,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受益者、贡献者和维护者。中马有责任共同弘扬亚洲文明,坚持战略自主,坚守东亚合作初心,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坚决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携手建设共同家园。2024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和“中马友好年”。马来西亚将接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中马关系发展面临新的重要机遇。面向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双方将继续深化建设“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合作,以庆祝建交50周年为契机,以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开创两国关系更加辉煌的下一个50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