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局地山洪的可能性很大”,广东多地暴雨持续冲上热搜。4月5日8时至6日8时,北江流域有大到暴雨,珠江三角洲和东江流域有大暴雨。监测信息显示,北江将出现编号洪水。预计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库4月7日下午最大入库流量1.2万立方米每秒,韶关、清远等地将迎洪峰。与此同时,广东多地山洪风险预警生效,广东气象水文部门提醒继续做好防范防灾避险工作。
近期广东多地暴雨、强对流天气异常活跃,各地政府各类灾害预警信息频出。在广东多地持续降雨的同时,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决定从6日12时20分起结束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广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从6日12时11分起解除防暴雨ⅲ级和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不过,广东省气象部门也表示,4日至7日广东仍有持续强降水。8日起,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和低层南风的减弱,全省降水将明显减弱,气温回升。
多条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几乎同时向公众推送,这可能会在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环境中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困惑。虽然应急响应被取消,但也出现了洪峰...但实际上,不同行政区域的气象信息发布需要居民准确理解相关表述和应对指南。部分城市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广东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全部趋缓。
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有必要紧急提醒和呼吁居民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天气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并据此决定自己的应对行动。
长期以来,市、县、村之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原因决定了暴雨灾害的具体内容和应急预案的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城市暴雨灾害的重点是防涝。由于暴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城市中许多基础设施设施在暴雨灾害状态下超负荷运转,导致雨水不能迅速排出,堆积在地表或建筑物周围,因此出现了街道积水、交通堵塞、建筑物损坏、停电和漏水等问题,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相应的影响。相对而言,在广大地区的县城和村庄,暴雨和洪水需要重点关注山洪暴发和河流水位上涨对农田和村庄的影响。
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6日深夜北江乌石站将出现43.8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3.5米。北江干流英德站预计4月7日中午洪峰水位约31.0米,超过警戒水位5.0米。北江也将发生一次洪水。预计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库4月7日下午最大入库流量1.2万立方米每秒。预计4月7日中旬北江下游控制站石角站将出现洪峰流量13000 m3/s,已超过5年一遇重现流量(12300 m3/s)。部分地区已发布橙色预警,其严重程度需要驻地单位和群众以十二万分的精神继续战斗,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相对而言,每次洪涝灾害的互联网“存在感”不容易被城市以外的公众注意到。当县乡洪涝灾害形势严峻时,特别需要呼吁社会舆论相应关注,关注包括灾害所在单位和人员在内的实时动态和救援信息。城乡信息网络发展的差异也导致一些县乡的即时信息传递和求救信息相对不足。这要求地方政府平时加强基础信息通信设施建设,社交平台在灾害发生时更加关注灾区相关信息的分流,提高救灾的及时性和畅通性。
目前,短途旅行非常流行,因此有必要提醒文化旅游和应急部门加强对遇到危险的游客的及时援助。游客应随时关注当地气象信息和降雨变化,准确知晓并配合当地应急等级,掌握自救和求助技能。生命财产安全,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一旦处于突发洪水灾害的紧急现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是人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且自己必须认清形势,站稳立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