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换算成美元约为4.5万亿美元。再来看日本,虽然该国的相应数据要到2月份才会公布,但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7-9月)的数值估算,日本去年的GDP总量约为595万亿日元。按照目前的汇率,日本2023年的GDP约为4.1万亿美元,低于德国。这意味着日本的名义GDP将被德国超越,降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这意味着继1968年日本首次超越德国(当时的“西德”)后,55年后再次出现排名颠覆。
当然,这早在意料之中。早在202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一份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IMF在报告中预测,2023年,日本名义GDP将同比减少0.2%至4.23万亿美元,而德国将增长8.4%至4.43万亿美元。然而,德国的数据一公布,日本政府和经济界仍然感到震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方林在1月16日的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虽然德国超越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元贬值,但日本经济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他说,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陷入通货紧缩。由于收入增长疲软和其他因素,企业削减投资和工资,家庭削减消费,整个国家陷入了削减成本的经济。
虽然被德国超越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但目前德国“超越日本”带来的令人鼓舞的迹象似乎并不多。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编制的长期经济预测报告充满危机感。报告预计,到2026年,反映德国经济稳定增长速度的潜在增长率将降至0.3%,达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该指数在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内不会升至1%。上一次德国潜在增长率降至1%左右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之间。
二战后,德国通过福利制度实现了收入再分配,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但问题是,慷慨的福利制度需要强大的财政实力。长期高负荷的福利制度让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福利支出已占该国GDP的33%,养老和医疗等关键领域出现了资金缺口。为了维持福利制度,政府不得不借钱度日。同时,由于资金过度向福利倾斜,也对其他支出形成了“挤出效应”。政府有效调控和刺激经济发展的资金越来越少。因此,德国陷入了恶性循环。
统一后,为了统一两德货币,拉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德国将大量财政向前东德倾斜。在最初阶段,前东德的投资和个人消费增加,德国经济经历了短暂的繁荣。然而,由于结构改革缓慢和财政负担加重,这种经济繁荣难以持续。当时,德国的潜在增长率保持在1% ~ 2%的区间。这严重影响了德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使这个前欧洲经济强国因经济持续低迷而被嘲笑为“欧洲病夫”。更重要的是,未来德国的潜在增长率将降至低得多的水平。
德国面临的劳动力短缺无疑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因素。像日本一样,德国的妇女和老年人支持就业,但他们仍然赶不上退休人员的增长速度。尽管德国的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远不如日本严重,但其形势仍然严峻。相关数据显示,日本的老龄化率为29%,德国的老龄化率更是高达22%。
尽管德国因乌克兰危机接收了数百万难民,但这些移民仍无法弥补其劳动力急剧减少造成的缺口。更重要的是,出于对经济低迷的焦虑,许多德国人对大量移民的涌入产生了危机感和敌意,这使得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更加强大。这意味着,如果德国为了克服老龄化危机而继续扩大移民规模,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德国政治版图的日益分裂。
能源问题导致的成本上升也是德国潜在增长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德国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采购依赖俄罗斯。然而,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加剧以及对俄罗斯的制裁,德国很难继续采购低价能源。与此同时,德国仍在实施“去核化”政策,普及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脱碳的社会目标。简而言之,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以及激进的能源政策使德国的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德国企业的用电成本是美国的两倍多。
此外,德国数字化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默克尔上台后,格哈德·施罗德政府于2004年启动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结构性改革陷入停滞,这也严重制约了德国经济增长。
可以看出,尽管德国的名义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但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栏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系广州经济学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