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人工智能(AI)技术将逐渐成为中医药领域的革命性力量,也将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安大略省中医学院院长吴滨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新华健康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医药在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有效作用举世瞩目,中医药理念和临床实践更加深入海外人心;与此同时,AI技术的异军突起,在中医研究、中医临床、中医教育等各个方面为古代中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将加速中医在海外落地生根。
AI助力海外中医精准医疗。
“在许多西方国家,循证医学是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他们的医疗系统非常重视精准医学的临床实践。在中医中使用AI作为辅助手段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偷换概念,而是要结合中医的系统论和整体观,实现具有中医特色的精准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这种诊疗方式可以让海外民众接受中医、相信中医,从而达到深入人心的治疗效果。”吴滨江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AI等新技术嵌入中医诊疗、疾病管理等诸多方面,中医在“精准医疗”方面更具说服力。
吴滨江表示,中医强调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综合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临床诊断以系统论和整体观为基础,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能,包括“望、听、问、感”四种诊断方法。AI技术在中医诊断领域大有可为。通过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AI技术可以识别脉象、舌象、面色、声音等中医诊断要素和细微变化,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AI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在众多症状和体征中快速找到关键信息,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帮助,AI在疾病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更加精准。吴滨江表示,AI可以通过对患者病历、基因和生活习惯的综合分析,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健康计划。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吴滨江说:“这次疫情扩大了中医药的治疗范围,适合的疾病越来越多,这为海外中医合法使用中医药和针灸治疗新冠肺炎的长期疾病带来了机会。"
AI催生了更多海外中医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很重要,但中医药在海外扎根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吴滨江告诉记者,AI在中医药研究、中医临床、中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为古代中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海外中医药人才需求。
以中医药教育为例,吴滨江认为,海外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创新要主动为中医药插上科技的“翅膀”。例如,我们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建立了西医实训室,引进了解剖、经络和穴位的3D教学仪器,还建立了中医临床实训室,使用脉诊仪器、舌诊仪器和面诊仪器,还利用现代在线教学进行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的临床研究和经验介绍。
据报道,AI技术为中医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学习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AI技术通过在中医实训室模拟脉诊仪、舌诊仪等实际诊断场景,在西医实训室模拟3D人体解剖、经络穴位解剖教学设备等虚拟仿真实验,帮助中医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诊疗方法,提高实践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医药人才。
“无论是中医临床诊疗、中医人才教育、AI等高科技应用,都可以高效地在海外培养正直、创新的中医药人才,为海外中医药事业落地生根储备优质人才。”吴滨江说。
AI将使国内外的中医药行业大有可为。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人工智能(AI)技术将逐渐成为中医药领域的革命性力量,也将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随着AI的发展,大健康领域将出现一批‘独角兽’企业,国内外中医药行业大有可为。”吴滨江告诉记者。
“很长一段时间,海外中医以‘三指脉’开诊所,过着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农业时代’的这一特点使得海外中医从业者分散而碎片化。而AI技术将为中医药带来一场历史性的革命,使中医药直接从‘农业时代’跨越到‘后工业时代’,改变世界对中医药过时的偏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让中西医在世界上取长补短。”吴滨江告诉记者,在跨越的过程中,有些人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就会被淘汰。相反,如果我们掌握并使用后工业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一定会使中医更强大,走得更远。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接受治疗的人数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有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承认使用针灸。
吴滨江认为,从海外中医药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来看,中医药理念及其医疗实践在海外日益深入人心。
以海外中医针灸的发展为例,吴滨江将其分为萌芽、成长、成熟三个历史阶段。“‘成熟’的标志是中医针灸在居住国的立法。当中医针灸进入驻在国的医疗体系并受到法律保护时,可以确保海外中医的历史进程不会中断。”吴滨江表示,未来AI的持续助力将继续加速这一进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