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专访美盈森植物肉品牌公司CEO李长吉:人造肉是“科技”但非“狠活”

专访美盈森植物肉品牌公司CEO李长吉:人造肉是“科技”但非“狠活”-图1

最近,人造肉的概念很火。2月28日,多只概念股涨停。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已抢先布局人造肉赛道。

美盈森控股子公司深圳马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马文”)是先行者之一。2019年,公司进入人造肉赛道,致力于植物蛋白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旗下拥有植物肉品牌“垦丁造肉”。植物蛋白也是美盈森探索业务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之一。

就此,2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深圳马文(美盈森植物肉品牌公司)CEO李昌基。

考虑到口感、营养等因素。

李长吉表示,目前人造肉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细胞基人造肉和植物基人造肉。目前cell base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商业化;但植物基材料在原料、技术、加工成本等方面更为成熟,完全具备商业化的条件。

李长吉介绍,植物基人造肉历史悠久。“素肉”属于古典“人造肉”的一种。素食如素鸡、素鸭和素鱼可以追溯到宋代。“目前的植物基人造肉可以说是传统‘素肉’在原料、制造工艺和科技含量等方面的全面升级。”

对于消费者来说,口味、营养、成本和安全是选择食品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李长吉表示,人造肉的上述要素正在逐步“补齐”。

具体来说,首先是味道。“经过行业10多年的发展,人造肉和普通动物肉的口感非常接近,可以达到90%的相似度。如果做成一道菜,会更有真实感。”李长吉说。

其次是营养。李长吉认为,植物肉比动物肉更有优势。“植物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更高,而且零胆固醇、零反式脂肪酸。此外,还会添加欧米伽-3、钙和铁等营养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第三是安全性。“当人们想到人造肉时,他们会认为这是‘科技’。确实是技术,但不是‘辛苦’。”李长吉解释说,首先,植物肉的来源本身就是非转基因大豆、大豆蛋白、蛋白粉等。,其添加剂现在非常合规。相对而言,动物肉存在疾病、激素和抗生素等健康风险。

目前,深圳马文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涵盖中西食品,包括植物蛋白牛排、植物蛋白香丸、植物蛋白香酥鸡块、植物蛋白肉末、预制广式点心系列、蛋白粉、健康零食系列和月饼。目前,该公司已与多达100家餐饮门店合作。

李长吉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在做好食材的基础上布局垂直应用,比如针对病理人群、三高人群的术后恢复,解决他们吃不上肉的问题。此外,其还将在植物肉预制菜领域积极探索。

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人造肉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然而,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下,传统食品巨头也走到了尽头,包括双塔食品、双汇发展、新希望、黄金火腿和雨润食品。

与市场上其他企业相比,李昌基分享了深圳马文的独特竞争优势:一是深圳马文最早进入国内人造肉赛道,公司于2019年举办了国内首个植物肉正式发布会和品鉴会;第二,该公司一直与该领域的顶级机构江南大学密切合作。第三,公司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普通的植物肉品牌使用大豆和豌豆等常见蛋白质作为原料,而该公司拥有原始的大麻籽蛋白质,当与大豆蛋白质结合时可以实现更好的口感。

此前,途宝研究院从消费者体验、营养成分、品牌力、渠道力、购买力和创意等方面对多个品牌的植物肉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深圳马文的“扒皮肉”在营养价值和综合评分方面排名第一。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植物基人造肉市场规模约为136亿美元,预测2027年全球植物基人造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4%。

面对未来,李昌基表示,坚定看好人造肉的市场前景,蓝海市场正在慢慢打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