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新闻

最高80万一辆!实探高合门店:人去楼空、疑似拖欠租金!创始人称“拼尽全力活下来”

2月22日,高合汽车创始人兼CEO丁磊现身上海总部,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了回应。丁磊说:“当公司意识到这种情况时,我真的很无语,也很无情。现在未来三个月,(高合汽车)将非常困难,我几乎24小时没有睡觉。”

丁磊说:“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挽救这家公司。如果我们不能挽救它,我们也将接受我们的命运。”与此同时,丁磊也透露了一些积极的消息。高合汽车停产的消息引发大量社会关注,众多资源“冲超”。目前,许多公司都对高合汽车感兴趣,并希望收购或投资。

最高80万一辆!实探高合门店:人去楼空、疑似拖欠租金!创始人称“拼尽全力活下来”

为进一步了解高合汽车面临的困境,记者走访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和南山区的高合汽车体验店,发现位于福田区黄婷广场的高合汽车体验店已经人去楼空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高合汽车体验店已不再接受消费者,正在清算关闭中。

有专家告诉记者,高合汽车的产品定位比较高端,价格也比较高,但品牌力没有达到“高端”,销量也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很多体验店都撤店了,店里挂着“迎新年”的牌子。

据了解,高合汽车是华人运通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发布。2月18日,高合汽车宣布停产半年,成为龙年第一批遇到运营问题的造车新势力。

2月22日,就在丁磊演讲的同一天,记者来到位于深圳福田区黄婷广场的高合汽车体验店,发现店内早已人去楼空空。

黄婷广场高合汽车体验店人去楼空空,墙上挂着“迎新年”的祝福。摄影:孙悦

对于店员来说,这种“搬走”显然是非常突然的。记者还可以看到店内悬挂着“喜迎新年”的广告牌,但这家店未能在新的一年里蓬勃发展,而是悲伤地关闭了。

据知情的周边商户反映,该店年前突然关门,疑似拖欠物业费和租金。“高合上个月在这家店一辆车都没卖出去。这个(商场)是一个老商场。周末人还是很多的。有很多人来参观(高合体验店),但他们不会购买。”

记者又来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另一家高合汽车体验店,发现该体验店正在撤店。店内工作人员很少,没有看到消费者。高合汽车体验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店不再接待消费者,正在进行清算和关闭。

“这家店现在正在撤店。现在据说要停产6个月。除了售后,未来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目前,我们所有的资金都维持在售后运营中。”上述员工表示。

此前,高合汽车宣布停产半年。有业内人士表示,员工1月份的工资将在2月底发放,2月份发放70%,但3月份只发放本市最低工资。那么高合汽车的员工工资是否按计划发放呢?高合汽车体验店员工表示:“现在说是月底发,比正常工资发放时间慢了15天。两个月后就不知道了。”

高达80.1万辆,销量不尽如人意。

在员工眼中,高合汽车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局面?有高合汽车的员工告诉记者:“(主要是)营销做得不太好,就像我们三年前告诉客户高合是什么,现在又要给客户解释高合是什么,市场IP没有上来。”

2019年,高合汽车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其创始人丁磊是汽车圈的“老将”:曾任SAIC通用汽车总经理、SAIC(600104)副总裁;2014年,时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的丁磊负责引进特斯拉在上海投资设厂;2015年,丁磊和贾跃亭作为乐视超级汽车的联合创始人与乐视合作;2017年,丁磊离开乐视,创立了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

2020年以来,高合汽车先后发布了高合HIX、高合HIZ、高合HiPhiY等多款产品。汽车的价格从33.9万到80万不等,因其炫酷的外观和高达80万元的价格而一度成为市场焦点。

高合HiPhiZ车型。摄影:孙悦

然而,高合汽车属于“吸睛却不钱包”的品牌,销量始终不高。2021年高合汽车累计销量为4237辆,2022年高合汽车累计销量为4349辆。据太平洋(601099)汽车数据显示,高合汽车2023年累计销量为4829辆。

在其他造车新势力年销量动辄“10万辆”的背景下,高合汽车的销量确实不高,多年来呈现出停滞不前的趋势。那么,高合汽车的问题仅仅是营销不力吗?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俊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合汽车经营困难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层出不穷,竞争压力很大,除了蔚来、理想、小鹏外,还有华为的文杰、比亚迪(002594)、特斯拉等强劲对手;其次,高合汽车的产品定位比较高端,价格也比较高,但品牌力没有达到‘高端’,销量也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最后,受疫情影响的因素也客观存在,企业资金链存在问题。”

詹俊豪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市场冲刺面临诸多困难。除去一些硬性条件,最难的是高端品牌的塑造。“如何打造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品牌’,而不是企业自己认为的高端品牌,如果消费者无法全方位感知‘高端’,最终将成为企业自我满足的行为。”詹俊豪说。

新能源汽车竞争变得激烈,“淘汰赛”已经打响。

近年来遭遇经营危机的新能源车企不仅仅是高合汽车。

今年1月底,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汽车”)重整程序已获法院受理。威马汽车还在官方微博中透露,近期已与多家感兴趣的投资者进行了洽谈。

此前,威马汽车陷入工厂停工、降薪裁员、拖欠供应商货款等漩涡。2023年10月9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被申请预重整,申请人为威马汽车本身,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对于重组的消息,威马汽车曾在微博发布通知函称,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公司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并让投资者参与重组。

除了威马汽车外,近年来遭遇经营危机的还有自驾游、爱驰汽车、阅文汽车等车企。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开始,“淘汰赛”的局面已经出现。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整合的加速,可能会有更多品牌遭遇困境。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层出不穷。2月19日,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和破坏者05荣耀版上市,新车配置不减。起步价7.98万元,进入“7字头”行列,开启了“电低于油”的新篇章。随后,五菱、长安等车企迅速跟进,五菱星光150km进阶版、长安启元A05和长安启元Q05均大幅降价。燃油车方面,北京现代旗下伊兰特车型最低售价降至7.58万元。

而且,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并不局限于10万元以下的范围。据统计,自2024年以来,特斯拉、比亚迪、零跑、深蓝、上汽通用五菱、哪吒等众多品牌已正式宣布降价。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来说,价格战将进一步侵蚀其利润空,加速“淘汰赛”的到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Xi告诉记者,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增加和量产规模的扩大,降价压力将迫使一些不具备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渐消失。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手机市场一样,只有前五大厂商才能生存。

不过,在激烈的竞争中,遇到经营困难的车企也在积极自救。2月22日,丁磊召集高合汽车部分员工开会,丁磊最后请大家一起合影。

合影时,丁磊和工作人员一起大喊:“123,我们很强大,我们会赢的。”...

校对:廖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